神河企業文化建設概況
神河集團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“兩手抓”,加強企業文化建設。重視職工的價值觀念、道德規范、思想意識和工作態度等的培養,組織開展各種文化教育、技術培訓、文體競賽等活動,形成了神河企業獨特的精神風貌,文化特色。
一、神河企業文化建設的任務目標
1、在發展生產的同時,企業內部形成文明的、先進的經營管理制度和工作生活方式,激發企業員工積極向上,開拓進取。
2、突出神河企業特色,反映企業的個性,為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目標服務,為員工安居樂業服務。
3、激勵職工的行為,達到內求團結、外求發展。
4、調節企業與市場的關系,開拓市場,提高效益。
二、神河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
1、企業的價值觀。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。神河企業的價值觀是“誠信、價值、高效、創新”,它規定了企業該干什么,怎樣干才能效益更好,為神河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動指南,得到企業從高層管理人員到基層員工的共同認可。
2、魅力型的領導。企業要有魅力型的領導。神河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金元生就是具有超凡魅力的領導者,擁有絕對的權力和巨大影響力,具備強烈的自信心、高度的責任感和強大的支配力,以及對于信念和道德的堅定性,以便使下屬確認跟隨他是正確的。
3、以人為本的管理團隊。神河企業建立以員工為核心的團隊管理思想,以人為本的管理團隊。從領導到員工,形成非常穩定的管理團隊,團隊的信仰是以人為本,而不是以錢為本或以物為本。
4、員工間的溝通休系。以企業黨總支、工會等機構為載體,建立員工與員工之間、上級與下級之間的溝通體系,使各類人員之間能夠相互配合,相互理解,相互支持。
5、良好的工作氛圍。神河建有文藝演出團隊、籃球場、乒乓球、羽毛球館、圖書室、卡拉OK室、棋牌室等文體娛樂場所,組織開展經常性地文體活動;有供暖、超市、衛生室、幼兒園等生活設施,解決職工購物、看病、入托難問題,為員工建立寬松清新的工作環境,使他們能夠身心愉悅地完成工作任務。
6、員工的行為規范。企業制定有《員工行為準則》、《職工文明手冊》等在員工中得到普遍認同的行為規范文本,并且讓在職員工通過自己的行動將這些做法傳授給新入職的員工。
三、神河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步驟
1、提出方案。由企業的管理者或企業文化的侶導者、設計者,通過詳細的調查研究,掌握企業文化現狀,經過分析研究,提出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案。
2、文化培育。將企業文化建設任務落實到企業的各個部門,既有統一的目標,又有明確的分工。通過共同協作,促進企業文化早日形成,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目標。
3、文化評價。對企業文化培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實施情況進行跟蹤,確保企業文化建設任務順利完成。
4、文化提煉。對有效的企業文化進行歸納和加工,概括出員工喜聞樂見、通俗易懂、簡潔易記,又能鼓舞士氣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活動方式。
5、追蹤反饋。由于環境的不斷變化,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需不斷充實、豐富和提高,對某些不符合環境變化的內容予以調整或重塑企業文化。
履行社會責任 提升神河形象
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樹立形象、提升競爭力的最佳選擇。市場最終認可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。而且,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標就是謀求更廣泛利益相關方的合作共贏,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,因此,企業必須把履行社會責任融入發展戰略,融入日常經營管理。
神河歷經30年的發展壯大,成就今日的企業集團,靠的就是始終銘記企業的社會責任,把履行社會責任列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。在追求企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,不斷強化服務縣域經濟建設的意識和定位,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、幫扶貧困職工群眾、實現節能環保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。秉承“誠信、價值、高效、創新”的經營理念,通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神河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形象不斷提升。隨著神河品牌的影響力擴展至大江南北以及海外市場,神河集團也更加注重企業社會責任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,將社會責任從企業戰略層面提升至核心層面,2012年推出“幫扶計劃”,實現履行社會責任工作的戰略性轉折。
“幫扶計劃”包括了幫扶村組經濟發展、幫助貧困兒童就學、幫助困難家庭就業、幫助困難職工生活、重大災害救濟捐助等5項社會責任項目,表明神河集團對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開展進入更加系統化的階段。近年來,神河集團扶持安陽鎮王莊村發展油橄欖基地,扶持茶店鎮茶店居委會村民雷道均建汽車配件精密鑄造廠,扶持茶店鎮大嶺山村、曾家溝村修村村通公路等項目資金500余萬元;幫助貧困兒童就學100余人;幫助困難家庭就業200余人;幫助困難職工大病、生活救助50余人;組織重大災害救濟捐款100余萬元。
同時,神河集團致力于為客戶改裝優質汽車,提供滿意服務,促進了神河品牌形象和客戶滿意度持續提升。成為東風商用車公司戰略性合作伙伴,連續9年被東風商用車公司評為“優秀改裝企業”,獲得湖北省政府“直通車”服務,名列十堰市“100強企業”排行榜前列。這些,都是對神河集團長期以來履行社會責任、致力于公益事業的充分肯定。